濾藍光,好嗎? 藍光對知覺與認知的影響
作者
張育愷簡介
張育愷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講座教授、身體活動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主持人、國際運動心理學會 (ISSP)、亞太運動心理學會執行委員、中華職棒大聯盟心理顧問。2012及2018年分別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、科技部傑出研究獎,亦曾獲ISSP、北美身體活動暨運動心理學會、華人運動心理學之年輕學者獎、臺灣青年獎章:博學類別、以及北卡羅萊納大學最佳博士論文獎等。研究聚焦於運動心理學,尤興趣以認知神經科學探討健身運動與心理健康、競技/表現心理學,以及正念議題。目前亦擔任體育學報 (TSSCI) 主編、四份國際SSCI/SCI/Scopus編輯委員。運動專攻中國武術 (八卦、形意、太極、少林)。
單位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章來源
Brand, R., Timme, S., & Nosrat, S. (2020). When pandemic hits: Exercise frequency and subjective well-being during COVID-19 pandemic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11(2391).
Chang, Y. K., Hung, C. L., Timme, S., Nosrat, S., & Chu, C. H. (2020). Exercise behavior and mood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 in Taiwan: Lessons for the future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17(19), 7092.
Papaioannou, A. G., Schinke, R. J., Chang, Y. K., Kim, Y. H., & Duda, J. L. (2020). Physical activity, health and well-being in an imposed social distanced world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, 18(4), 414-419.-
標籤
-
分享文章
基於國際授權條款4.0,您可免費分享此篇文章
新冠肺炎的迅速擴散,使得焦慮、恐慌瀰漫全球。為抑止新冠肺炎之蔓延,世界各國採取許多不同程度防疫措施,如鎖國、封城、隔離與保持社交距離等,影響人類生活、行為模式與心理狀態,從而面臨身、心、靈方面的全新挑戰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研究團隊在2020始即開始透過全球合作,提供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在全球與臺灣當前與未來之因應。此篇文章聚焦於張育愷教授研究團隊首篇針對臺灣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研究之三大發現,包括:疫情封鎖期間,臺灣民眾之健身運動行為仍可維持、未來疫情對臺灣民眾健身運動行為之影響,以及健身運動決定心情等。整體而言,臺灣成功的防疫使民眾能在疫情中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而在未來疫情中甚可能增加的健身運動行為,亦即透過臺灣經驗,新冠肺炎的出現,反可能成為未來健身運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。
2020年防疫世紀挑戰:新冠肺炎
2020年1月第一例新冠肺炎 (COVID-19) 於大陸武漢城市確診後,短短幾個月內新冠肺炎疫情已迅速擴散全球。截至2020年10月,新冠肺炎已肆虐188個國家,確診人數從2月底八萬人攀升至超過四千三百萬人,造成超過一百一十萬人死亡,焦慮恐慌氣氛瀰漫全球。
新冠肺炎對行為與心理之衝擊
為抑止新冠肺炎之蔓延,世界各國採取許多不同程度防疫措施,如鎖國、封城、隔離與保持社交距離等,影響人類生活、行為模式與心理狀態,從而面臨身、心、靈方面的全新挑戰。鑑於運動是增進人們身心健康的有效因素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等「國際運動心理學會」執行委員群,於2020年6月即在《國際競技與健身心理學期刊 (IJSEP)》提出在疫情中如何透過運動維持幸福感之建議。
張育愷教授更於2020年3月,共同參與由德國波茨坦大學橫跨99個國家之跨國大型研究,該研究已發表於《心理學前沿》,提供疫情對全球健身運動行為與心情之影響。2020年9月,張育愷教授與其研究團隊祝堅恆博士後研究員、國立臺灣大學洪巧菱副教授,更以該跨國研究為基礎,針對臺灣進行探討,為臺灣與全球提供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在當前與未來之因應。
新冠肺炎、健身運動與心情:台灣視角
該篇發表於《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》的研究,為首篇針對臺灣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的研究,有幾點重大發現:
一、疫情封鎖期間,臺灣民眾之健身運動行為仍可保持
臺灣51%民眾在疫情中可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。「這蠻讓人意外的」張育愷教授說道,「尤其考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於3月底公布「適當社交距離」規範,訂定若無法維持室內1.5公尺社交距離的場所(如健身房、體育賽場、展覽會場或演唱會等),業主應停止營業之規範」。
張育愷教授指出:「臺灣能在疫情中能維持健身運動,反映出臺灣卓越的防疫成效」。事實上,疫情開始之初,臺灣即布署即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設、超前海空邊境管制、醫療資源整合以及科技疫調追蹤。另外,臺灣民眾亦能自主配合遵守社交距離、在公眾場所戴口罩以及量測體溫等防疫方針,使得臺灣在疫情中仍舊可保持室外(如公園)與室內(如健身房)活動空間保持有限度開放,提供國民健身運動的空間。政府超前防疫部署、明確防疫控制措施與優質臺灣居民素質,為最低程度影響健身運動行為奠下基石。
二、未來疫情對臺灣民眾健身運動行為之影響。
令人驚訝的是,研究團隊發現在未來類似疫情中,不僅超過56%的臺灣民眾可保持原來的健身運動頻率,更有15~27%的民眾可能增加健身運動頻率。張育愷教授提出,健身運動產業反可藉由這次疫情,從以下幾個面向為未來的消費趨勢做準備。
1. 善用社交媒體促進運動
現代人在社交媒體高度使用度,可成為健身運動專業人士提升大眾健身運動參之媒介。健身專業人士可利用臉書或Instagram,藉由結合社群的力量,提供更多即時與多元化服務面向。
2. 利用運動科技,開發新時代運動模式
疫情肆虐卻可造就另類的健身運動『宅經濟』,使疫情危機中時代者產業轉型之契機。如「線上影音健身教學」,利用網路或有線電視發送健身教學影片,協助民眾在隔離期間持續保持健身運動。「互動式健身產業」:健身新創公司Peloton,不僅透過販售健身器材,更藉由結合體感穿戴式設備,提供教練線上學員即時運動生理資訊,而教練分析後,可進一步依據消費者的特質與需求,提供更精準、深入與個體化的教學服務。「虛擬式健身產業」:進一步結合穿戴式體感裝置與虛擬情境,創造虛實整合個人化的經驗。疫情實為健身產業開啟另新紀元的契機。
三、健身運動決定心情
研究分析健身運動頻率與心情變化指出,疫情前每週超過兩天的健身運動便可有好心情。然需注意的是,疫情中減少運動的民眾,反會經歷更多心情低落的現象。「這發現呼應了我們之前《IJSEP》中發佈的建議」張育愷教授補充到。故此,如何協助民眾在疫情中,藉由『善用社交媒體促進運動』與『利用運動科技,開發新時代運動模式』去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藉由現代互動虛擬健身運動科技,不僅可協助維持健身運動習慣,減少居家隔離時的孤獨感與孤立感,可能關呼一個國家事否能在疫情中成功保持國民的幸福感。
張育愷教授針對本研究結果總結,在政府與民間的配合下,臺灣的成功防疫使臺灣民眾能在疫情中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而在未來疫情中甚可能增加的健身運動行為,可視為未來健身運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。此外,持續推動健身產業升級,使民眾在疫情中維持健身運動行為,更可協助國民在疫情中保持心情的穩定。最後,張育愷教授說到,「疫情永遠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與生活方式,但我們仍可從中挑戰中找到隱藏的祝福,而這也是學界與產業共同的使命。」
張育愷教授
延伸閱讀-科技部(科技大觀園)
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資訊
填寫連絡資訊以取得每月發行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