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JavaScript為基礎功能,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LOGO

【臺灣經驗與觀點】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下的運動產業轉型升級契機

:::首頁 / 人文社會 / 【臺灣經驗與觀點】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下的運動產業轉型升級契機
【臺灣經驗與觀點】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下的運動產業轉型升級契機

  新冠肺炎的迅速擴散,使得焦慮、恐慌瀰漫全球。為抑止新冠肺炎之蔓延,世界各國採取許多不同程度防疫措施,如鎖國、封城、隔離與保持社交距離等,影響人類生活、行為模式與心理狀態,從而面臨身、心、靈方面的全新挑戰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研究團隊在2020始即開始透過全球合作,提供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在全球與臺灣當前與未來之因應。此篇文章聚焦於張育愷教授研究團隊首篇針對臺灣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研究之三大發現,包括:疫情封鎖期間,臺灣民眾之健身運動行為仍可維持、未來疫情對臺灣民眾健身運動行為之影響,以及健身運動決定心情等。整體而言,臺灣成功的防疫使民眾能在疫情中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而在未來疫情中甚可能增加的健身運動行為,亦即透過臺灣經驗,新冠肺炎的出現,反可能成為未來健身運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。


2020年防疫世紀挑戰:新冠肺炎

  2020年1月第一例新冠肺炎 (COVID-19) 於大陸武漢城市確診後,短短幾個月內新冠肺炎疫情已迅速擴散全球。截至2020年10月,新冠肺炎已肆虐188個國家,確診人數從2月底八萬人攀升至超過四千三百萬人,造成超過一百一十萬人死亡,焦慮恐慌氣氛瀰漫全球。

新冠肺炎對行為與心理之衝擊

   為抑止新冠肺炎之蔓延,世界各國採取許多不同程度防疫措施,如鎖國、封城、隔離與保持社交距離等,影響人類生活、行為模式與心理狀態,從而面臨身、心、靈方面的全新挑戰。鑑於運動是增進人們身心健康的有效因素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等「國際運動心理學會」執行委員群,於2020年6月即在《國際競技與健身心理學期刊 (IJSEP)》提出在疫情中如何透過運動維持幸福感之建議。

  張育愷教授更於2020年3月,共同參與由德國波茨坦大學橫跨99個國家之跨國大型研究,該研究已發表於《心理學前沿》,提供疫情對全球健身運動行為與心情之影響。2020年9月,張育愷教授與其研究團隊祝堅恆博士後研究員、國立臺灣大學洪巧菱副教授,更以該跨國研究為基礎,針對臺灣進行探討,為臺灣與全球提供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在當前與未來之因應。

 

新冠肺炎、健身運動與心情:台灣視角

  該篇發表於《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》的研究,為首篇針對臺灣疫情、健身運動、心理健康的研究,有幾點重大發現:

 

一、疫情封鎖期間,臺灣民眾之健身運動行為仍可保持

  臺灣51%民眾在疫情中可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。「這蠻讓人意外的」張育愷教授說道,「尤其考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於3月底公布「適當社交距離」規範,訂定若無法維持室內1.5公尺社交距離的場所(如健身房、體育賽場、展覽會場或演唱會等),業主應停止營業之規範」。

  張育愷教授指出:「臺灣能在疫情中能維持健身運動,反映出臺灣卓越的防疫成效」。事實上,疫情開始之初,臺灣即布署即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設、超前海空邊境管制、醫療資源整合以及科技疫調追蹤。另外,臺灣民眾亦能自主配合遵守社交距離、在公眾場所戴口罩以及量測體溫等防疫方針,使得臺灣在疫情中仍舊可保持室外(如公園)與室內(如健身房)活動空間保持有限度開放,提供國民健身運動的空間。政府超前防疫部署、明確防疫控制措施與優質臺灣居民素質,為最低程度影響健身運動行為奠下基石。

 

二、未來疫情對臺灣民眾健身運動行為之影響。

    令人驚訝的是,研究團隊發現在未來類似疫情中,不僅超過56%的臺灣民眾可保持原來的健身運動頻率,更有15~27%的民眾可能增加健身運動頻率。張育愷教授提出,健身運動產業反可藉由這次疫情,從以下幾個面向為未來的消費趨勢做準備。

 1. 善用社交媒體促進運動

  現代人在社交媒體高度使用度,可成為健身運動專業人士提升大眾健身運動參之媒介。健身專業人士可利用臉書或Instagram,藉由結合社群的力量,提供更多即時與多元化服務面向。

 2. 利用運動科技,開發新時代運動模式

  疫情肆虐卻可造就另類的健身運動『宅經濟』,使疫情危機中時代者產業轉型之契機。如「線上影音健身教學」,利用網路或有線電視發送健身教學影片,協助民眾在隔離期間持續保持健身運動。「互動式健身產業」:健身新創公司Peloton,不僅透過販售健身器材,更藉由結合體感穿戴式設備,提供教練線上學員即時運動生理資訊,而教練分析後,可進一步依據消費者的特質與需求,提供更精準、深入與個體化的教學服務。「虛擬式健身產業」:進一步結合穿戴式體感裝置與虛擬情境,創造虛實整合個人化的經驗。疫情實為健身產業開啟另新紀元的契機。

 

三、健身運動決定心情

  研究分析健身運動頻率與心情變化指出,疫情前每週超過兩天的健身運動便可有好心情。然需注意的是,疫情中減少運動的民眾,反會經歷更多心情低落的現象。「這發現呼應了我們之前《IJSEP》中發佈的建議」張育愷教授補充到。故此,如何協助民眾在疫情中,藉由『善用社交媒體促進運動』與『利用運動科技,開發新時代運動模式』去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藉由現代互動虛擬健身運動科技,不僅可協助維持健身運動習慣,減少居家隔離時的孤獨感與孤立感,可能關呼一個國家事否能在疫情中成功保持國民的幸福感。

 

  張育愷教授針對本研究結果總結,在政府與民間的配合下,臺灣的成功防疫使臺灣民眾能在疫情中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而在未來疫情中甚可能增加的健身運動行為,可視為未來健身運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。此外,持續推動健身產業升級,使民眾在疫情中維持健身運動行為,更可協助國民在疫情中保持心情的穩定。最後,張育愷教授說到,「疫情永遠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與生活方式,但我們仍可從中挑戰中找到隱藏的祝福,而這也是學界與產業共同的使命。」

 

 
張育愷教授
 
 

 延伸閱讀-科技部(科技大觀園) 

相關文章

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資訊

填寫連絡資訊以取得每月發行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