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臺灣經驗與觀點】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下的運動產業轉型升級契機
在一個又一個密集的會議空檔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、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,接受科技部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(GASE)專訪,剖析臺灣的高效率防疫!
從2003年SARS、2009年H1N1新型流感,到近來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,張上淳已然是三大流行病戰役的「防疫將軍」。身為國內感染病學權威,民眾在媒體各大版面看到張上淳,代表著又有傳染疾病肆虐,卻也是穩定民心的定心丸。這回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統籌各部會之下,臺灣防疫備受國際讚羨。
張上淳表示,有過2003年SARS的慘痛教訓,臺灣翻修傳染病防治法、補強防疫體系、加強民眾衛教宣導、提供透明資訊。這回一得知疫情,第一時間針對從武漢搭機入境的乘客進行檢疫,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,快速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;加上科技的進步,利用大數據、手機定位、出入境資料結合健保卡雲端系統等現代科技輔助,像是回溯鑽石公主號下船旅客的在臺移動地圖、確診第19例白牌車司機的感染源……種種科技防疫措施,皆讓臺灣疫情控制得宜。
對比17年前,現今臺灣不但防疫體系健全、科技環境進步,學研單位更積極培養能量。SARS後,臺灣的醫療科學界開始反思,如何去應對新病毒,當時政府也編列經費支持學研界的研究,後續更有禽流感、腸病毒、登革熱等新型態病毒不斷出現;因此,科技部2010年啟動「新興感染症計畫」,5年為一期,一期約投入新台幣2億至3.9億,對於快速檢測及疫苗開發,持續培育人才,最新一期從2020年開始,目前已編列5千萬以上的預算。
張上淳指出,雖然這些經費比起歐美國家仍不足,但也讓學界維持基本能量,養兵千日,經過此次全球疫災,希望政府更加了解應該要提前儲備,持續挹注,一旦發生重大疫災時,才能緊急因應,像是中央研究院成功合成15分鐘就可完成篩檢的快篩關鍵試劑,未來量產後將提升採檢量能。目前各國醫療機構正全力衝刺,希望能早日研發出疫苗,張上淳分析,疫苗上市前需經過研發、動物試驗、人體臨床試驗,雖然臺灣在動物試驗資源不足,但疫苗自產自製仍有其必要,才能補足防疫漏洞。
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歐美,面對第二波疫情來襲,張上淳平靜的提醒,「世界各國病例持續攀升,臺灣不可能永遠保持淨土,社區傳播難以避免,臺灣雖然面積不大,但以傳染病來說,追蹤控制也有難度。我們不必過度恐慌,但要有心理準備!」
延伸閱讀-科技部(科技大觀園)
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資訊
填寫連絡資訊以取得每月發行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