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JavaScript為基礎功能,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LOGO

生活中應用廣泛的材料科學

:::首頁 / 工程技術 / 生活中應用廣泛的材料科學
生活中應用廣泛的材料科學
  • 作者

    GASE
  • 單位

    GASE
  • 標籤

  • 分享文章

    基於國際授權條款4.0,您可免費分享此篇文章

  材料科學看似是遙不可及的艱澀學問,但實際上卻是充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,例如:每天都會使用到的金屬、陶瓷、玻璃等材料,甚至是手機的螢幕等,都和材料科學有關。材料科學除了研究材料的製備及加工、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之間相互關係,更是一個涉及物質在各個科學和工程領域整合應用的跨領域學門。

  隨著科技的進步,材料科學的研究也日新月異,從奈米材料、半導體材料,到近期蓬勃發展的綠能材料、永續材料及生醫材料等,可見材料科學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,同時也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。

 

全球材料科學發展趨勢 

  材料科學的突破對產業、經濟社會及環境的發展可說是一個關鍵因素,先進國家無不投入大量資源在材料研發上。透過InCites資料庫可以發現,以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(ESI)分類為基準,2015至2019年間全球總計共發表572,004篇材料科學相關論文,共占全球論文發表總數的6%,在22個領域分類中排名第五(圖一,資料更新日期:2020/11/25)。

 

(a)
(a)

(b)

 

(b)

 

圖一、(a)2015至2019年全球論文發表領域排名(b)2015至2019年全球論文發表領域佔比
資料來源:InCites資料庫,資料更新日期:2020/11/25

 

  進一步檢視各國家材料科學論文的發表概況,全球材料科學論文發表量以中國及美國位居領先地位(圖二),中國在2015至2019年間總計共發表218,641篇論文,占全球論文數的37%,排名第一,其次為美國,共發表84,694篇論文,占全球論文數14%,臺灣則位居全球第十六名。事實上,中國近年來積極發展材料科學,自2009年起增加其國內對於材料科學研究的資金投入,期望透過材料科學帶動中國的高科技應用與經濟發展,例如:奈米科技、醫療器材研發等技術1。然而在論文影響力方面,雖然中國的論文發表量遠遠超越美國,但是材料科學的平均論文被引數,美國(20.92)仍強於中國(15.8),論文引用影響力也是美國(1.5)略高於中國(1.24),由此可知美國之論文發表量雖非全球第一,但其材料科學研究之影響力仍高。

 

圖二、2015至2019年各國材料科學相關論文發表量排名 資料來源:InCites資料庫

圖二、2015至2019年各國材料科學相關論文發表量排名
資料來源:InCites資料庫

 

材料科學領域熱門議題 

  InCites資料庫中的熱門論文為同一領域中,發表於兩年內,且在近兩個月內被引用次數佔全球0.1%以內的論文,因此具有高指標性2,亦可從中看出該領域的研究趨勢。就材料科學領域而言,InCites資料庫共列出167篇熱門論文,經過歸納整理後可大略分為幾個研究主題,包含:儲能材料、發光二極體、太陽能、生醫材料、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等。臺灣被引用數最高的論文,則是一篇中研院與東海大學共同發表的大面積二硫化鉬原子層研究(圖三)。

圖三、中研院與東海大學共同發表的材料科學高被引用論文 資料來源:InCites資料庫

圖三、中研院與東海大學共同發表的材料科學高被引用論文
資料來源:InCites資料庫

 

臺灣的材料科學研究發展布局 

  綜觀臺灣的科研發展可發現,材料科學是我國的研究強項,2015至2019年的論文發表量位居臺灣整體論文發表量的第四名,更有高達32.74%的國際合作量,其中與臺灣進行最多國際合作的國家包含: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印度及德國。 

  另一方面,由於材料科學的應用廣泛,新興材料與技術更能帶動相關產業的進步,在科技部發布的《108-111年科技發展策略藍圖》中,多處提及材料科學的發展願景,從中可看到,我國對材料科學的發展注重跨領域應用,例如:將奈米材料結合醫學,發展奈米生物技術並應用於臨床醫療和診斷;新興材料用於醫療材料和輔具,發展新材料、微創應用器械、功能性人工組織與器官等。除了材料在醫學的應用外,循環性高值材料、綠能材料、儲能技術等永續能源相關的主題同時也受到政府的重視,希望能透過材料科學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,以引領臺灣邁向綠色未來。3 

  因此,為了加速提升臺灣的科技產業競爭力,科技部推動「新世代光驅動電池產能提升」、「半導體射月計畫」和「奈米科技創新應用主軸」等專案計畫,以政策的支持帶動臺灣學研界在奈米材料、半導體元件及新興材料的研發。就「新世代光驅動電池產能提升」專案計畫的執行成效來看,不僅鼓勵了新的綠能來源發展,更在2017年針對室內弱光照明條件,建立了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性能量測光源系統與技術,再加上此室內弱光發電的研發可與物聯網結合創造智能家居,未來的發展應用將更貼近民眾的生活。4而「半導體射月計畫」的推動,將全力迎接人工智慧應用爆發的年代,並進一步挑戰2022年智慧終端關鍵技術極限,期達成提升臺灣半導體產業優勢之目標。5

  總體而言,科學的發展滿足了人類探索自然界及微觀世界的好奇心,而材料科學的研發更為人類的未來樣貌帶來無限的可能,期藉由我國材料科學的跨領域合作發展,激發多元應用潛能與厚植研發能量,為臺灣的科技產業創造新的價值、帶來新的氣象。

 


1 Sarah O’Meara, Materials science is helping to transform China into a high-tech economy, Nature 567, S1-S5 (2019)
賴志遠,〈材料科學領域熱門議題〉,《科技政策觀點》,臺北:國家實驗研究院,2018年10月29日。
3 科技部,108至111年科技發展策略藍圖,頁149-159。
4 科技部,〈為臺灣充電加值-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性能鑑定〉,2019年4月17日。
5 行政院,〈半導體射月計畫—強化我國半導體產業核心關鍵技術〉,2018年10月17日。 

相關文章

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資訊

填寫連絡資訊以取得每月發行之電子報